一、編制依據:
(1)業主提供的建築物平面分布圖紙等資料。
(2)現場勘察資料、現場建築物及管線布置、周邊環境對拆除工程的要求。
(3)住建部:《施工機械安全操作規程》
(4)《建築物、構築物拆除技術規程》(DBJ08-70-98)
(5)市建委、公安局《施工現場防火規定(試行)》
(6)《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範》JGJ80-91。
(7)《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准》JGJ59-2011
二、工程概況:
該煙囪高度60m,底部直徑6.5m,第一層平台一下以下爲混凝土結構、上部爲磚砌外分結構(十分罕見)
,因腐蝕嚴重,且頂口裂縫嚴重,呈大喇叭敞口狀,隨時有崩塌可能,現擬將上部磚結構拆除。
煙囪四周環境狹小。
拆除工程特點及針對性措施:
1、拆除煙囪高度達60米,第一層平台向上部分筒身爲磚砌結構,筒身腐化嚴重,且頂口多處開裂,
2、裂縫寬度4-10厘米不等,隨時有崩塌危險,固采用人工拆除時需在煙囪頂部2米做加固處理,
3、爲避免較大震動人工拆除采用的工具主要爲電錘,震動相對較小,進度相當緩慢,工作量巨大。
2、拆除煙囪時要盡量減小粉塵的影響,人工拆除是采用電錘對煙囪自上而下粉碎性拆除,高空揚塵較大。
3、安全隱患大,人工拆除全部爲高空作業,安全隱患大。
4、5級風以上天氣不施工。雷雨天不施工
三、人工拆除方案
1、施工順序:
煙囪頂口部分加固處理→安全防護設施搭設→地面拉隔離帶。
2、施工方法:
(1)頂口向下部分做加固處理後,人工開始拆除;
(2)施工人員立煙囪上,安全帶挂在爬梯上後,用風鎬、手錘由外向內將筒體逐塊拆除,
使碴塊全由筒體內部落下;
(3)晚上嚴禁拆除作業,晚上可安排清渣,利于白天繼續拆除。嚴禁拆除與清渣同時進行;
四、煙囪拆除工期:
本工程工期暫定爲:20 天。
五、施工安全保證措施
5.1施工准備階段
1、進行安全策劃,符合已有規定,滿足部頒相關安全細則;
2、制定現場安全、勞動保護、文明施工和環保措施、編制臨時用電方案;
3、施工區域及受其影響的區域內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;
4、落實施工時機械設備安全措施、設備及防護用品進場計劃;
5、相關施工人員相關安全細則施工前交底。
5.2施工過程中
1、上崗前對施工現場進行情況熟悉;
2、員工進入施工現場,必須佩帶安全帽、防護眼鏡、工作鞋,並穿著統一工作服,
5.做好驗收排架工作,員工貼欄操作時必須系好安全帶,並生根;
6.施工區域設置醒目的安全警戒標志,並用紅白帶圍欄施工危險區域,確保下卸砼及雜物不外泄;
7.切割鋼筋時,應嚴格按施工方案作業,不得擅自盲目施工,增強自我保護和相互保護的安全意識,不得在駁運及切割區域交叉作業;
8.施工人員單位區域完工後,要求落手清,經檢查不留後續隱患,方能離開作業現場。
5.3 安全用電
1.現場施工用電采用兩相電;
2.配電箱設備總開關,同時做到一機一匝一漏電保護器;
3.照明與動力用電分開,插座上標明設備使用名稱;
4.電纜線與及支線架空或埋地,架空敷設采用絕緣子,不直接綁紮在金屬構架上,嚴禁用金屬裸線綁紮;
5.移動電箱內動力與照明分箱設置;
6.施工現場的電器設備設施有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,現場電箱電器設施有有專業電工經常檢查整理,發現問題立即解決;
7.凡是踧踖或接近帶電體的地方,均采取絕緣體保護以及安全距離等措施;
8.電力線和設備選型按照國家標准限定安全載流量;
9.所有電器設備和金屬外殼具有良好的接地和接零保護,所有的臨時電源和移動電具裝置的二級漏電保護開關;
5.4 其他安全保證措施
1.電纜線沿場地一周用絕緣線架空,隔20-40米設A的施工電箱;
2.施工現場嚴禁使用花線,塑料膠質做拖線箱的電源線,嚴禁使用木制的拖線箱、板及民用塑殼拖線板;
3.電纜的接頭接入線盒並附在牆上,搪線盒內能防水、防塵、防機械損傷並遠離易燃、易爆、易腐蝕場所;
4.配電箱是符合非凡要求的標准電箱,配電箱電氣裝置做到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器;
5.開關箱的電源線長並不大于30M,並與控制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水平距離不超過3M;
6.所有配電箱、開關箱都編號,箱內電氣完好匹配;
7.工作接地的電阻值不大于4歐;
保護零線每一重複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,電工定期檢測,做好原始記錄。
本文来源:www.pcdongli.com
工程部:周总 热线:15862083858